
-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,75% 的長期 COVID 患者最初並未住院。
- 另一項研究估計,在 18 至 64 歲之間,有五分之一的人會患上 COVID 後疾病,而 65 歲以上的人中,這一比例上升到四分之一。
- 另一項研究還報告說,接種疫苗可以幫助降低患長期 COVID 的風險。
大約 75% 的長期 COVID 患者沒有因最初的 COVID-19 疾病住院。
一項新的分析表明,即使患有輕度或中度 COVID-19 病例且不需要住院的人仍可能發展為長期 COVID。
“我們知道,長期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可能有嚴重感染,他們可能會住院,甚至可能有無症狀感染。因此,這麼多長期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沒有住院也就不足為奇了,尤其是考慮到絕大多數感染 COVID-19 的人沒有住院的話,”博士。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兒科傳染病科主任布隆伯格告訴 Healthline。
該分析使用了來自 78,525 人的私人醫療保健索賠登記處的數據。
參與者在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間被診斷出患有長期 COVID。分析顯示男性和女性之間存在差異。大約 81% 的女性受試者沒有住院,而男性為 67%。
36 至 50 歲的人最有可能被診斷為 COVID 後疾病,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。
最常報告的長期 COVID 症狀是呼吸異常、咳嗽和不適以及疲勞。
分析來自美國。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發布了一份
潛在的嚴重疾病包括呼吸系統疾病、腎衰竭、心血管疾病、血栓和神經系統疾病。
Blumberg 說,長期 COVID 的症狀可能因人而異,並且可能受到一個人在最初的 COVID-19 疾病中所經歷的症狀的影響。
“例如,有些人患有肺纖維化、肺部炎症,導致呼吸和氧氣容量下降,這會導致更多的疲勞,”他說。 “而其他人不會有這種情況,他們會出現其他症狀,例如長期喪失味覺和嗅覺。然後其他人就會有腦霧,很難集中註意力。所以這真的取決於每個人身上發生的表現。”
接種疫苗有幫助嗎?
最近
研究人員檢查了大約 28,000 名年齡在 18 至 69 歲之間的人的數據,這些人在 COVID-19 檢測呈陽性後接種了至少一劑疫苗。
研究人員發現,在 7 個月的隨訪期間,24% 的人至少報告了一次長期的 COVID 症狀。
第一劑 COVID-19 疫苗與最初長期感染 COVID 的風險降低 13% 相關,而第二劑則與進一步降低 9% 相關。
博士。田納西州范德比爾特大學的傳染病專家威廉沙夫納說,這項研究的結果很有希望。
“我們知道,從 COVID-19 中康復並隨後接種疫苗的人對該病毒的抗體水平非常高,”他告訴 Healthline。 “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跡象,並鼓勵公共衛生專業人員繼續倡導說服人們及時接種疫苗,無論他們過去是否患有實際的 COVID-19 疾病。”
避免 COVID-19
沙夫納說,要避免長期感染新冠病毒,最好的辦法是首先避免被感染。
如果確實發生了陽性測試,他說花時間正確恢復很重要。
“盡量防止再次發生感染,特別是如果你是一個更容易患上嚴重疾病的人。如果可能的話,請繼續戴上口罩,避免成群結隊,”沙夫納說。
“關注自己的病情,不要過度拉伸自己。傾聽你的身體,做你知道你的身體能夠做的程度的鍛煉和工作。但不要超越這一點,”他補充道。